创新 务实 严谨 求真
The inventive mind is always dissatisfied with its progress, because it sees beyond
——Jean d’Alembert
上篇
专利开放许可
专利法第四次修订创设了《专利开放许可制度》,允许专利权人明确许可使用费支付方式、标准,声明许可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实施其专利,其目的在于减少专利许可谈判的交易成本,提高专利转化效率。 《专利法》第五十条 专利权人自愿以书面方式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声明愿意许可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实施其专利,并明确许可使用费支付方式、标准的,由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予以公告,实行开放许可。就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专利提出开放许可声明的,应当提供专利权评价报告。 专利权人撤回开放许可声明的,应当以书面方式提出,并由国务院专利行政部分予以公告。开放许可声明被公告撤回的,不影响在先给予的开放许可的效力。 一 设置专利开放许可制度的背景
一直以来,我国在专利转化中普遍存在下列问题:
一是专利转化实施率不高。我国目前专利权人仍广泛存在着“重申请、轻运用”的现象,特别是高校与科研院所机构,专利实施率(包括自行实施、许可、转让等)普遍较低。根据2020年全国专利调查结果,截至2019年底拥有有效专利的高校专利实施率为11.7%,科研单位实施率为30.0%。
[国家知识产权局战略规划司、知识产权发展研究中心,《2020年中国专利调查报告》,第46页]
二是专利市场供需信息不对称。专利交易市场在促进专利转化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由于市场信用体系尚不完善,供需双方信息不对称,因此仍存在供需匹配难、对接难等问题。企业谈判及交易困难,引进专利技术难度大、成本高。特别对于中小企业,其自身有较大的许可其专利技术以及寻求其他专利许可的需求,但由于没有可靠的许可平台,导致其无法真正有效的利用好专利制度,保障及促进其企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三是专利权许可转让过程中存在法律风险。获取专利许可需要考虑专利权当时的法律状态(包括是否处于无效程序中以及是否被质押或已被独占、排他许可等)。专利权法律状态的变动,如专利权被无效,可能给专利许可转让带来不确定性风险。因此,寻求实施许可方需要付出较多的资源成本检索相关专利权的法律状态信息,并且由于没有统一的信息公示平台,无法确保相关信息是否真实准确,不利于保障专利许可交易的安全性,提高了交易的成本。
为解决专利转化的上述问题,2021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十四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的通知》,其中第九条明确了专利转化的阶段性任务。
(九)完善知识产权转移转化体制机制。
优化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建立完善专利开放许可制度和运行机制。拓宽专利技术供给渠道,推进专利技术供需对接,促进专利技术转化实施。指导规范知识产权交易,完善知识产权质押登记和转让许可备案管理制度,加强数据采集分析和披露利用。
二 我国专利开放许可制度的特点
我国现在实施的专利开放许可制度具有以下鲜明特点:
自愿性:专利开放许可声明由专利权人自行提出
明示性:开放许可的申请、撤回还是有意愿取得开放许可的通知均须以书面方式作出
要约性:专利权人声明其愿意进行开放 许可,且明确许可使用费的支付方式和标准,任何有意愿方书面通知专利权人并依照公告支付许可使用费后,即可获得专利实施许可
区分性:不同类型的专利权人提出开放许可声明的要求存在差别,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专利应提供专利评价报告
确定性:开放许可类型确定为普通许可。在开放许可期间,不得
就该专利给予独占或排他许可
服务性:充分体现行政、司法和公共服务的职能划分
三 专利评估指引
同时,对于专利转化中存在的专利价值无法准确估算的问题,专利局于2012年出台《专利价值分析指标体系操作手册》并在21家评估试点单位进行试点,结合具体的评估场景,将专利价值分析评估结果融入成本法、收益法、市场法等资产评估方法,充分考虑专利内在特征,按照资产评估流程得到专利的评估值于2023年9月发布并实施了《专利评估指引-GB/T 42748-2023》。该指引的出台极大地提高了知识产权评估的规范性和科学性。
四 专利开放许可试点的成效
2021年6月起,开始以“只收不审”的方式,开展专利开放许可的试点工作,并在浙江、吉林、湖北、陕西、广东、湖南等6个省份开展探索。浙江大学、吉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72家高校建立知识产权管理的配套制度,筛选公布开放许可专利3165件,并精准匹配推送至1.9万家中小微企业。浙江已达成118个许可转化项目,惠及300余家中小企业。
2022年5月国家知识产权局 《关于印发专利开放许可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陆续在18个省份,37个城市进一步推进专利开放许可的试点工作,截至2022年10月底,18个开放许可试点省份共组织近800个专利权人(其中高校院所近500家,企业300多家)筛选出1万多件有市场化前景的专利试点开放许可,并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精准匹配推送至5万个中小微企业。
目前已促成许可达成1274项,许可使用费金额共计4千多万元。
五 专利开放许可的意义
专利开放许可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四次修改新设的一种专利特别许可,是专利转化运用的制度创新,有利于实现简便快捷的“一对多”专利许可,提升对接效率,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打通科技成果向新质生产力转的“最后一公里”。专利权人自愿提交专利开放许可声明,对专利许可使用费“明码标价”,由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向全社会“广而告之”,任何单位或个人书面通知专利权人并按照标价付费即可获得实施许可,对所有被许可方“一视同仁”。
下篇 专利转化 一 专利转化
从我国经济发展数据来看,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是驱动经济增长并保持经济竞争优势的重要因素。
为了加速专利转化步伐,2023年4月国务院部署研究起草《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方案2023-2025年》4月启动 6月成稿8月报送。解决创新主体在专利转化中存在的“不愿转”“不会转”“不敢转”的问题。
二 梳理盘活高校和科研机构存量专利
高校和科研机构作为第一责任人,要建立工作协调和保障机制,明确责任部门和分工,有效发挥其内设科技成果管理部门、技术转移转化机构、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的作用,充分借助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机构以及市场化服务机构的力量,高质量完成存量专利的盘点、筛选等工作。
高校和科研机构存量专利盘活系统
https://www.patentnavi.org.cn/login?patentRecognition=1
截至今年6月,全国高校和科研机构已经完成85万件存量发明专利的盘点工作,总体进度目前已经超过95%。上半年,全国高校和科研机构专利转让许可次数达到了2.3万次,同比增长22.2%。
三 以专利产业化促进中小企业成长
以专利产业化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将专利链融入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服务链,促进创新资源要素有效流动和高效配置,助力企业加速成长壮大。
重点培育样板企业,并从中打造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单项冠军企业,助推符合条件的企业成功上市,形成专利产业化促进科技型创新型中小企业快速成长壮大的有效路径。样板企业应具备较高的科技创新和专利转化运用能力,通过专利产业化实现内涵式发展、创新式发展,为广大科技型创新型中小企业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中小企业专利产业化系统
https://smes.patentnavi.org.cn/#/login
四 推进重点产业知识产权强链增效
从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产业知识产权创新联合体、产业专利池三种产业知识产权协同方式入手,着力构建产业链上下游紧密合作的知识产权良好产业发展生态。
全国公共服务机构查询地址
https://ggfw.cnipa.gov.cn/PatentCMS_Center/node/110
五 培育推广专利密集型产品
围绕专利在提升产品竞争力和附加值中的实际贡献,制定出台专利密集型产品认定国家标准, 分产业领域统一认定一批专利密集型产品, 培育推广专利密集型产品健全专利密集型产业增加值核算与发布机制。
国家专利密集型产品备案认定试点平台
六 金融赋能——专利质押
强调优化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服务体系。要求大型银行、股份制银行指定专门部门负责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巟作,鼓励商业银行在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通过单列信贷计划、专项考核激励等方式支持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业务发展,力争放贷户数和金额逐年合理增长。
明确加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服务创新。鼓励商业银行在知识产权打包组合融资以及地理标志、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作为知识产权质押物的可行性等方面进行探索。支持商业银行不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园区合作。
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国银保监会共同指导,国家公共信用信息中心依托“信用中国”网站进行建设的平台。该平台于2021年9月正式上线运行,坚持公益性服务原则,免费向社会公众提供知识产权质押登记信息、金融产品信息、企业信用信息查询以及知识产权业务办理导航等综合性服务。
全国知识产权质押信息平台
https://zscq.creditchina.gov.cn/?eqid=821237f30003857900000002648acdb2
通过三年行动,力争实现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惠及“百园万企” 。到2023年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政策可及性和服务便利度大幅提升,产业园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服务的普及面显著扩大,被质押专利的实施率明显提高,100个以上产业园区的知识产权质押项目数和质押融资金额年度增长率在20%以上,新增上万家中小微企业利用知识产权实现融资。
七 专利转化成果
4月20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专利产业化十大典型案例
1.中国铁建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突破核心技术,铸就国之重器;
2.北京大学:以专利许可实现前沿技术产业化,为脑科学研究提供新范式;
3.威飞海洋装备制造有限公司:中小企业以技术优势融入产业链,新增产值超3亿元;
4.湖南大学:培育国际领先高价值专利组合,大幅提升专利市场价值;
5.中国电科网络通信研究院:盘活筛选高价值专利实施产业化,在全球首次实现商用手机支持卫星通信功能;
6.本源量子计算科技(合肥)股份有限公司:高价值专利组合质押融资,化解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题;
7.上海交通大学:赋权改革支持教师创业,推动高端精准医疗手术机器人产业化运用;
8.清华大学:产学研深度融合,加速能源绿色化转型;
9.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围绕核心技术开展专利战略布局,引领全球液流电池产业化发展;
10.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攻克风电机组大型化技术难题,以专利许可推动行业技术迭代升级。
附录 部分省市开放许可信息发布平台网址 1. 天津: https://zscq.tpre.cn/PatentLicense/Record 2. 广东: https://zlxk.gpic.gd.cn/#/licensingPatent 3. 浙江: https://www.zjipx.com/kfxk.html#/kfxkList 4. 陕西: https://www.jmrhip.com/#lic_paten 5. 广东: http://www.kfxkw.com/index/auth/login 6. 辽宁: https://lnipa.cn/#/ 7. 广西: https://zlkfxk.bbwcq.com/kfxkzl 8. 海南: http://www.91ipr.com/
参考文献 1. 《专利开放许可制度》国家知识产权局条法司 丁俊 2022.11.11 2. 《专利转化专项计划政策解读》国家知识产权局运用促进司 陈明媛 2022.9.23 3. 《专利开放许可与专利转化》国家知识产权局运用促进司 马斌 2022.11.18 4. 《专利开放许可实务办理》国家知识产权局初审及流程管理部 游广芝 2024.3.29 5. 《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方案解读》国家知识产权局运用促进司 李定远 2024.9.6 6. 《推进重点产业知识产权强链增效政策解读》国家知识产权局运用促进司 李杰 2024.9.13 7. 《专利产业化促进中小企业成长政策解读》国家知识产权局运用促进司 张翊 2024.9.13 8. 《高校和科研机构存量专利盘活系统介绍》国家知识产权局运用促进司 徐莉莉 2024.9.20 9. 《高校和科研机构存量专利盘活政策解读》国家知识产权局运用促进司 马斌 2024.9.20 10. 《完善专利转化运用服务链条》国家知识产权局运用促进司 路宏波 2024.9.27 11. 《专利开放许可制度介绍》国家知识产权局运用促进司 王海军 2024.9.27
Copyright © 2018,www.jwpartners.com.cn,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 北京景闻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ICP备案号:京ICP备18048007号-1
景闻知识产权JW&Partners
联系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汉威国际广场三区一号楼7M层712(100160)
Add.: Room 712, 7M Floor, Building 1, Zone 3, Hanwei International Plaza, Fengtai District, Beijing, China
联系电话(Tel): (86-10) 83601492
联系邮箱(E-mail): ip@jwpartners.com.cn
公司网站(Web): www.jwpartners.com.cn